找到相关内容1026篇,用时8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——白马寺

    寺,故名“白马寺”者为一种;该寺为安多地区首建的佛寺,类似河南的白马寺,故名者为一种。该寺佛在山崖下的金刚雕像,背依险峰、面向湟水、目视前方、左手托钵、右手前伸,似推湟水,故称...   金刚石雕像:5岁身量,为坐状,通高3.7米,佛座宽2.35米,雕像古朴浑厚、轮廓粗犷、左手托钵、右手做推移状。   【联系方式】   地址:洛阳市白马寺镇   电话:0739—...

    佚名

    白马寺|风景|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4283327002.html
  • 声闻僧与菩萨僧的区别

    □、四果阿罗汉□等四种。托钵乞食□、宴坐习禅□、奉持戒律,是声闻僧每天重要的生活功课。世俗的纷争,多为名誉、利益而争,这是一种强烈的我执□、我爱□;声闻僧的诤论,却是为了显扬自己所受持的佛法真理,这是...。   □托钵乞食法在原始佛教僧团中,是每日必行的修行之一,僧伽们双手捧钵,不分贫富,不拣精粗,无论净秽,向信众次第托乞日用所需,让一般人能够种植福田。托钵乞食有别于世俗上不事生产的乞讨生活,其中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4343787.html
  • 食素与佛教

    虽然如此,但佛陀住世时代印度人并不吃素,佛教僧团的比丘也不吃素。何以故呢,因为印度的文化传统、社会背景,没有素食的习惯。僧团比丘托钵乞食,人家给什麽比丘吃什麽,没有选择的余地。所以直到现在,南传佛教比丘...:“见其生不忍见其死,闻其声不忍食其肉。”并且我国出家人不托钵乞食,在寺院中自炊自食,所以就形成了素食的传统。出家僧侣既然素食,在家信众也多数素食。素食的目的,是在於培养我们的慈悲心。  或者有人问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1450457.html
  • “此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”是真的吗?

    在世时,制定比丘托钵,称为“化缘”,以托钵的形象,与在家的信众接触,并为他们祝愿,就是代佛宣化,就是报答信施。出家的形象本身就能使人产生离欲、离苦的作用,何况再用佛法化导,其功德岂能与用劳力生产来求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2456169.html
  • 何谓“分卫”?

    的佛道,则叫分卫。  问:什么是“应量器”?  答:出家沙门比丘和比丘尼,每天托钵乞食用的“食钵”,又称之为“应量器”。  问:沙门托钵乞食披什么衣?  答:披五衣即可。  问:凡是出家人都要接受信众...

    圣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5764848.html
  • 农禅生活 自耕自食

    一处结夏安居,此时不再出外托钵。对僧人而言,「乞食」蕴涵著深远的意义──一方面是降伏骄慢,不贪美味,毫无选择,专心修道;另一方面则是藉著乞食因缘与居士接触,给予布施种福田、说法的机会。所以,乞食是僧人的正命,垦土掘地、种植蔬果以致伤害生命,这是原始佛教所不许的。   佛教初传中土,中国沙门仍然坚守著佛陀的遗教,后来僧人逐渐放弃托钵乞食的方式,最早可见的记录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(西元四○五年)道恒的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5867536.html
  • 问:“此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”是真的吗?

    同样的恶毒!事实上,佛在世时,制定比丘托钵,称为“化缘”,以托钵的形象,与在家的信众接触,并为他们祝愿,就是代佛宣化,就是报答信施。出家的形象本身就能使人产生离欲、离苦的作用,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2577672.html
  • 切莫误解僧人

    出家人整日忙于经忏,不修行。致使退失对僧团、乃至三宝的信心。这是诚然可惜的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不存在绝对的善与不善。汉传佛教的僧人,依丛林制度共住,免去了每日托钵的风俗。这是因为印度传统与此地不同;并且要遵守不能与王令相违的原则。所以汉地的出家人,每日早晚功课,二时临斋,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,同样也是正命而活的一种体现。不能一味仅看表面现象,认为汉地僧人不托钵,不祈食,蓄金钱。   祖师大德既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41581750.html
  •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-第十三届生活禅夏令营纪实

    托钵化缘。其他营 员则或护持托钵沙弥,或沿路供养僧众,或参加生存挑战自谋生路的活动,或留在寺院为外出沙弥及 营员祈福。 新戒沙弥分为3队,庄严地走出柏林禅寺山门。他们心里或许还默默念诵着...佛陀的精神。” 关于这次托钵,净慧老和尚则说:“当我托起钵走出山门,也曾有一个念头闪过,赵州的百姓会 不会有所怀疑,会不会不理解接受。可是这个念头稍纵即逝,我立刻想到这一切不是为了我个人,...

    吴艳

    |夏令营|柏林禅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09/1836311498.html
  • 泰国森林参学记

    僧众及八戒者开始准备托钵及打扫寺院。六时半,僧众着三衣,具足威仪,依戒腊整齐列队步行到附近的村庄托钵,有时到菜市场,有时居士则会准备交通让僧众到较远的小市镇托钵,而八戒者则随旁协助。在整个托钵的过程中,幼辈的僧众都很亲切的服侍长老们。   供养僧众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例常活动,他们无论年少老幼都欢喜的种福田(有者则跪着合掌赞叹,让僧众路过后才站起来),而僧众则慈悲的成就他们的善行,并诵经回向祝福。托钵...

    法善法师

    |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806285941.html